什邡市马井镇:人大代表接力建议 铺就罗马路共富新图景
近年来,什邡市马井镇人大充分发挥代表家站桥梁纽带作用和人大代表职能优势,接力建议推动修建罗马路,为铺就人民满意的出行路、共富路贡献人大力量。
代表家站为群众“发声”
搭建民意“直通车”
马井镇人大组织代表进“家”入“站”,将代表联络站作为收集民情的“前沿阵地”。在周一的“代表接访日”期间,双堰村代表联络站内时不时就会有代表与群众围坐在一起,倾听村民诉说出行的不便,记录对道路拓宽后产业发展的建议。除固定接待外,代表们还主动走进田间地头、民居院落与村民交谈,了解运输农产品的困难,收集大家对道路建设的期盼,为后续建议提出奠定坚实民意基础。
代表建议为群众“谋路”
以行动回应期盼
曾经的罗马路道路狭窄、坑洼不平,安全隐患突出,且连接彭州罗万社区部分为断头路,群众出行“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农产品运输更是被“卡脖子”。为此,马井镇人大多次向什邡市人大常委会专题汇报,镇代表团连续多年向什邡市人代会提交《关于修建马井镇罗马路的建议》。经多方协调努力,什邡市交通局将该项目纳入重点项目,总投资约900万元的罗马路改扩建工程如期开建。工程全长3.99公里,按乡村公路标准拓宽至6米(特殊困难路面5.5米),铺设沥青路面并配套排水、照明设施。道路建成后,将直接改善双堰、同心等5个村(社区)3000 余户群众的出行条件,连接沿线住户至彭州白庙子农贸市场的生产道路,预计缩短农产品运输时间40%以上,为乡村振兴按下 “加速键”。
人大监督为群众“把关”
筑牢质量“防护网”
在道路施工过程中,镇人大建立起“全程跟踪监督”机制,多次组织代表实地调研项目建设现场,联合分管领导、镇纪委组成督查组,紧盯工程进度、施工质量,现场丈量路基宽度是否达标、检测水泥路面厚度是否符合标准,查验钢筋、混凝土等施工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对发现的问题当场反馈施工方,要求限期整改。通过“监督—反馈—整改—回头看”闭环管理,确保道路建设按时按质完成,让代表建议从“纸面”落到“地面”,成为实实在在的民生实事。
罗马路的建成不仅打通了区域交通“微循环”,更将串联起沿线的农田、产业园与周边市场,形成“交通+产业+民生”的联动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