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多地遭遇泥石流 全省转移3万余人
兄弟加油
谢商伦努力背起王成凤婆婆
大家努力
抓紧时间转移游客
宝宝别怕
爸爸护你离开“鬼招手”
米兴荣,你在哪里
村民在被冲毁水厂找你
全省转移3万余人
成都 近1.9万人
绵阳 8000余人
德阳 6000余人
雅安 1400多人
截至昨日下午6时,
全省伤亡数据仍是2人死亡、10人失踪
(据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省防汛办)
昨日,记者再次赶赴彭州市龙门山镇了解相关救援情况,截至下午6时,救援工作基本结束,游客全部被转移至安全地带,当地群众也已获得妥善安置。记者 张照华
感人场景
所有人自发转移游客
昨日下午4时许,记者在东九峰村东林佳苑处,目睹了当地群众帮忙转移游客的感人一幕。
他叫张明旭,短头发,皮肤黝黑,因长时间背驮游客下山,脸胀得通红,浑身青筋暴起,背心也湿透了。“婆婆160斤重,走不动!”张明旭的背架上,驮着75岁的王成凤婆婆,他已记不清这是自己背出的第几个游客了。
“泥石流发生以后,我们十几个人在村干部的号召下,组成‘接力救援队’帮忙转移游客!”张明旭告诉记者,许多道路中断,徒步出山难度很大,年龄大、体力不好的游客根本吃不消。他有个搭档叫谢商伦,“一个人背全程来不起,我们一人背一段!”谢商伦的背上有深深的背架印,他说这两天二人已背了不下10名游客。
此外,在窄得只允许一个人通行的“鬼招手”绕行小道上,无论是消防官兵、警察,还是普通游客、村民,只要见到因疾病、体力等问题无法继续行走的人,都会伸出援助之手,帮忙背一段、抬一段……
一家22口
徒步5个半小时脱险
“走了5个半小时,我们终于出来了!”下午3时许,记者在东林寺看到,一大群人从山上缓缓走下来,个个精疲力尽。来自成都的周女士介绍,他们一家22口人大约10天前到大龙潭避暑。前日上午,一觉醒来的他们发现泥石流把桥冲断了,只得被困于农家乐。
昨日早上水小了,被冲断的桥梁之间也已搭好了独木桥,周女士一家遂决定回成都。“家里有2个80多岁的老人,搀扶他们走了2个多小时就完全走不动了!”周女士称,有人帮他们联系了120,“很快担架就来了,抬着两位老人出山!”
在周女士看来,幸好一路上有志愿者、热心群众等帮忙,他们才能一步步从山里走出来,“太累了,谢谢好心人!”
心理干预
疏导心理负担重的游客
来到平地后,早已等候在此的医生,为游客做紧急处理,再根据病情看是否需要送医。
“我们发现不少游客有比较重的心理负担!”彭州市精神病医院副院长宋权说,该院派遣5名医生来到现场,设立了心理危机干预咨询点,对心理负担较重的游客进行疏导。
不愿出山者
安置在3个避难所
记者从当地政府部门获悉,截至昨日中午12时,泥石流造成银厂沟2人(当地人)失踪,59人受伤,其中1人重伤。昨日下午6时,救援工作基本结束,上万名游客全部被转移至安全地带,不愿出山者分别被安置在白果坪、经堂坪、洛河桥3个避难所。新兴镇海窝子塌陷的公路正在抢修之中。
记者 锁千程 见习记者 涂文全 摄影 李杨 黄尚斐
官兵和民兵 转移上万人
截至昨日记者发稿时,成都警备区组织官兵和民兵共转移银厂沟内游客8000余人、村民2000余人。
刘红斌 谢涛 记者 李奕
相关新闻
成都移动全力恢复通信
8月18日凌晨,彭州、都江堰因持续暴雨,引发泥石流灾害,造成成都移动传输线路、杆路严重损毁,并因大面积停电导致75个基站退服。灾情发生后,成都移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紧急出动5支抢险队伍,调配相应救援物资,深夜奔赴受灾地区。同时,积极调测设备和数据,随时做好应急预警短信发送准备,以提醒泥石流灾害情况,预防当地群众和旅客进入受灾区域。截至19日,成都移动共出动抢险人员324人次、调集光缆26公里、油机240台、车辆78台次、应急通信车4台。据了解,现已抢通53个基站,并率先抢通重要站点东林寺基站。下一步,成都移动将加快进度,加强监控,积极开展通信抢险工作,为灾区恢复提供良好通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