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市中 德阳工业增加值不降反升

作者:四川日报  时间:2012-08-09  来源:本站  次浏览 字号:[ ]

    聚焦市州:德阳
    数字亮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29.9亿元,同比增长1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工业总量继续位列全省第二经济新轨迹:传统工业在危机中转型升级
   【读数】
    导读:上半年德阳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6.3亿元,同比增长13.7%。
    数据:轻、重工业分别实现增加值121.5亿元和208.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7%和9.7%;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55.5亿元,增长7.3%。 

    【故事】 
    思远重工的艰难求生 
    在德阳工业比重中,机械行业占据了半壁江山,然而今年,这个占据半壁江山的行业日子却显得异常艰难。
    德阳市工商联一份对150多家中小企业的调研材料显示,目前,30%的企业能基本正常运转,但利润较低或基本无利润;40%的企业能勉强维持,但已出现亏损,20%左右的企业生存艰难,甚至面临倒闭。
    但位于龙泉山南路的德阳思远重工有限公司内,却感受不到这种萧条气氛,工人们在流水线上,紧张地操作各种数控机器,生产加工各种成套设备。思远重工董事长杨明介绍,公司今年订单饱和,一些要得紧的产品还需要加班才能完成。不但自身运转良好,目前,有30多家加工企业围绕思远在配套加工。
    聊起思远重工如何能在逆市中保持增长态势?杨明回答很简单——思远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产品。
    公司2003年成立之初,便着力开发自己的核心产品,而不是简单地做加工配套。经过4年艰苦攻关,终于生产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一个石油炼化过程中的关键设备。然而,产出产品后,刚开始销售并不认可。杨明回忆,自己当年为了销售一件产品给一家炼油企业,前后“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最后对方被“磨”怕了,答应试用一下,不过却提出了相当苛刻的要求——先免费使用,产品中途出现质量问题不但不付款,还要追究因产品质量带来的损失。
    杨明说,半年后,对方不但付了第一件产品钱,而且追加预定了4件,企业开始走上正轨,并逐步打开市场。2011年思远重工完成工业总产值9600万元,实现销售收入5200万元,员工达180余人,其中高、中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40多人。
    思远重工企业成立之初只是进行比较单一的石油炼化设备生产,目前扩展到了石油、化工、矿山、冶金、电站等领域。“我们在扩展过程中,一直秉持 ‘技术进步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源泉’的理念。”杨明介绍,思远重工保持了平均每年不低于销售收入6%的科研经费投入,取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3项发明专利。
在此番机械行业危机中,思远重工却看到了机会。“我现在正在考虑收购一些加工企业,扩大产能,先把规模做上来,收购不成功就争取扩大现有厂房。”
    【视角】
    企业转型升级正当时
    1-6月,德阳市工业用电量同比下降0.07%,这也意味着,工业企业生产用电量一直未达到满负荷状态。
    国际经济局势持续低迷,欧美市场需求量萎缩,直接波及重装产业。1-6月,德阳装备制造业实现产值186.9亿元,同比下降19.9%,二重、东电、东汽“三大厂”实现产值131.5亿元,同比下降29%。
    两组数据很直观地呈现出了目前工业企业面临的整体低迷态势。一直以来,各级部门不断倡导企业转型升级,但什么时候最合适?其实众多经济学者认为,就是在类似目前这种局面,是最好的时机。
    在采访中,一位中小加工企业主说的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现在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企业不转型肯定死,一转型可能会立即死’,反正左右都是个死,不如搏一下,趁现在没有活路搞好转型升级,等行业复苏了能立即开好工。”
    而在这轮危机中,二重、东电、东汽“三大厂”也在加紧转型的步伐:东汽正在加紧调整生产能力和产品准备磨具,准备迎接燃气汽轮机井喷式的增长;东电全球最大装机容量核电产品有望今年下线发运;二重完成了内部体制改革,八万吨模锻大压机年内投入使用。
    用二重一位相关负责人的话说,目前是比较困难时期,但发展后劲十足,可能比过去5年更强。

l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