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新时代人大工作新篇章
主题教育扎实推进、基层创新特色显著、地方立法落实落地、依法监督一丝不苟、代表履职有声有色……刚刚过去的2019年,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围绕中心依法履职,服务大局勇于担当,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恪尽职守的履职答卷,谱写新时代人大工作新篇章。
以主题教育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忠诚担当
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市人大常委会注重抓好“两个结合”。一是结合人大工作实际学。全面、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重要思想和对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尤其以去年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40周年为契机,组织专题学习会,进一步坚定以党的创新理论指导新时代人大工作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二是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决策部署学。注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学习、推动贯彻,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明确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和方向。
同时,多形式、多层次组织开展对“两史两书一章”的集中学习研讨,穿插跟进“四项教育”,促进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忠诚担当、严守清廉本色。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带头深入基层、深入代表和群众之中,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市人大常委会班子立行立改、真抓实改,有针对性提出并落实整改措施,建立完善常委会工作及机关管理制度12个,不仅在思想、工作、作风上展现新面貌,也在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机制上迈出了第一步。
以基层创新实践推动民生问题解决
2018年初,广汉市金鱼镇部分村民反映村里有偷盗现象,镇上50多名人大代表开始遍访村组征求意见建议,发现大多数村民均有意安装路灯和监控。在人大代表专业小组进行专题调研,形成可行性调研报告后,人大主席团商议决定,将安装路灯和监控作为民生实事候选项目,报请金鱼镇党委审定。同年6月,金鱼镇十九届人大四次会议召开,“光亮+平安工程”项目高票“当选”,成为该镇首个票决出的民生实事项目。如今,4000多盏路灯、400个摄像头安装完成。监控设备调试运行以来,接警出警率同比减少30%,治安案件减少50%。
市人大常委会继2018年在全省率先开展乡镇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探索后,去年又推动和指导在全市各县(市、区)61个乡镇进行票决制试点工作。试点工作贯穿党委决策、人大决定、政府执行、公众参与的运行理念,票决实施民生项目300余个,涉及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人居环境改造等多个方面,以“看得见、摸得着、可参与”的方式诠释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社会主义民主真谛,得到广大人民群众和人大代表的衷心拥护和积极支持。
让地方性法规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作为中国四大年画之一的绵竹年画,应该纳入立法保护!”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市人大代表及有识之士的建议,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反复论证,《德阳市绵竹年画保护条例》于今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标志着全国第一部年画保护方面的地方性法规正式出炉,开启了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工作的新篇章。该条例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受到省人大常委会的高度评价。
此外,市人大常委会还启动了“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立法工作,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已表决通过条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现正抓紧开展征集意见、修改完善等工作。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等立法调研,做好立法前期准备工作。
同时,大力开展立法工作“回头看”,推进地方性法规贯彻实施。在《德阳市城市管理条例》施行一周年之际,对其贯彻实施情况进行专题询问。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认真落实常委会询问意见,切实加强整改,促进广大市民关注的市区停车难停车乱、公厕数量少、流动摊贩占道经营等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保证了条例的贯彻执行。
让依法监督成为各项工作的有效推力
共审议2件法规案,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23个,作出决议决定7项,提出审议意见16件67条……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秉持正确监督、有效监督的总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突出监督重点,增强监督实效,使人大监督工作成为德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推力和重要保障。
全力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认真组织“十三五”规划纲要实施中期评估监督,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2019年1至6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开展成德同城化专题调研,组织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执法检查。
加强预决算和国有资产监督。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决算、预算执行、审计工作及审计查出问题整改等报告,修订《德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预算审查监督办法》,不断提升预决算审查监督实效。
持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2018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环保专项督查,跟踪德阳主城区黑臭水体整治工作。
积极助力乡村振兴。组织开展乡村振兴专题调研,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全市农村综合改革推进情况的报告,开展《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执法检查,对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稳增长金融服务“三农”、全市农村土坯房改造情况等进行调研,促进农业农村各项工作深入开展。
同时,市人大常委会在大力推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对司法工作的监督、依法行使决定权任免权、持续深化任后监督、联系指导产业发展、脱贫攻坚联系帮扶、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依法治市、援藏援彝、扫黑除恶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努力为代表依法履职发挥作用提供保障
市人大常委会始终把做好代表工作作为人大工作的基础,密切与代表的联系,加强代表活动的组织和服务,努力为代表依法履职、发挥作用提供保障。
积极推动常委会组成人员与112名基层市人大代表加强经常性联系,深入了解民情民意,及时帮助代表处理履职中的困难问题;积极组织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参加视察、调研、专题询问等活动,增进代表知情知政,促进代表对常委会工作的参与和监督;加强对市人大代表小组开展活动的指导,推动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参与“脱贫攻坚——人大代表再行动”“保护环境·爱我家园——人大在行动”“乡村振兴——人大代表有作为”等主题活动,促进代表深入群众、联系群众、更好服务群众。
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加强对代表重点建议的督办,做细做实联系代表、跟踪问效等环节工作。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市八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代表所提167件建议,在法定期限内全部办理完毕并答复代表,代表的满意和基本满意率为100%。
新时代有新气象,新征程有新作为。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市人大常委会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推进“四讲四有”人大建设,全面担负起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为推动德阳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